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0章 邀请

暮色四合。

天光渐渐暗下。

顾瑾坐在桌旁,脑海里全是那句谶言和舆图。

朝廷故意放出来的信息,绝对是有用的。

只有参透其中的奥秘,才有资格拿到活下来的入场券。

伪龙入江,是什么意思?

天灾灭世,又是什么意思?

顾瑾这几年经历的天灾,虽然让很多人死亡,但也远远达不到灭世的规模。

谶言中,可以灭世的天灾,是什么?

顾瑾思来想去,能达到灭世的灾难,只有上古神话中那场大洪水。

上古奇书《列子》中。

里面记载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不合,引发大战,后水神共工战败,怒触不周山。

导致天往西北倾斜,发生大洪水。

而在另外的记载中,共工是和颛顼争夺帝位失败后怒撞不周山。

无论是什么原因,共工撞倒不周山后,大洪水发生了,后才有了大禹治水过门不入的故事。

有学者曾经通过山海经研究推演出大洪水发生的时期大概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到四千三百多年间。

这个时间段,很特别。

因为,西方的圣经记载的灭世大洪水,还有玛雅流传的上古资料,他们所记载的大洪水也是发生在这时间段。

那时,洪水肆虐,海水倒灌,江河失衡,整片陆地都被淹没在洪水之下。

历朝历代建立的都城,都会选择大平原或谷地或沿海。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亚特兰第斯大陆、古希腊文明都是在那一场洪水中泯灭。

《山海经》可拆分成三部分。

山经,海经,大荒经。

山经指高山。

海经自然是大海。

大荒经,则是高原和戈壁。

而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提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

里面独独没有记载平原和谷地。

有学者正是根据此信息,推测大洪水时陆地被淹没,只有生活在高原的人才活下来,人类才得以延续。

思及此处,顾瑾莫名想起姜辛城。

那里属于周国最西边,地势也最高……

可如果姜辛城才是最后的逃生之地,皇帝又为什么要大费周折让人前往京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